国医大师之后中医还有什么?

来源
中国医药报
时间
2009-08-18

文凡

最近一段时间,中医界最为吸引眼球的新闻莫过于30位国医大师的评选了。评选结果与人们的预测基本一致,入选者无不是德业双馨,但也同样无不是年事过高。甚至在评选过程中,就已经有大师过世,在评选后又有两位大师驾鹤西去。对于这样的结果,可能会有人庆幸:这些老人们终于在有生之年享有了这一中医界的最高荣誉!但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,在国医大师之后中医还能留下什么?

中医界有个“啃老”的习惯。这个习惯的由来与中医学术根植于实践,中医传承离不开师徒相传有关。近几十年来,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逐渐为院校教育所取代,再加上中医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原因,导致中青年、高水平、能作为一方中医之代表的中医师凤毛麟角,于是中医界就只能继续“啃老”。

中医界爱“啃老”,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,那就是“啃老”有好处、有油水。综观这些国医大师,无不是一方中医之名片、大旗、招牌。广东的邓铁涛、东北的任继学、江苏的朱良春……在他们的肩上无不扛着地方中医发展的形象大使的责任。高超的学术水平是大师们自己积累的,但这一名号所带来的实惠这些年事过高的大师们能享受多少?实惠当然是由学生们、所在学校或医院,甚至于一方的中医界享受了去。

然而,令人担忧的是,如果仅仅是啃啃老,孩子们继续成长,那倒也没什么;但问题是,中医界的孩子们还没长起来,当那些老中医们一个个走了之后,谁还能够扛起中医发展的大旗?

也许有人说,这是杞人忧天,到时自然有新一代的名中医出现了,或者矬子里拔将军,总有好的。其实可能未必尽然,中医之所以受欢迎,不在于这些国医大师们多么有魅力,而是在于国医大师们背后那神奇的疗效。新名医的成长,当然离不开人们对其疗效的认可。所以,中医界可以“啃老”,但切莫成为只会花不会挣的“啃老族”啊!